跳转至

论文题目:Enhancement of SSD by concatenating feature maps for object detection

1. 前言

继续来开开脑洞,今天要介绍BMVC 2017的一个SSD的改进算法R-SSD。关于SSD可以看一下之前的论文笔记:目标检测算法之SSD,后面我也会整理出来一个非常详细的Pytorch版本的SSD代码的解读,确认无误后发送给感兴趣的同学。这里先看一下SSD的网络结构图吧。

SSD的网络结构图

带有特征图维度信息的更清晰的骨干网络和VGG16的对比图如下:

SSD的BackBone

2. 出发点

一般来说,深度神经网络的特征图数量越多,我们获得的性能一般会更好。但是这并不一定代表着简单的增加特征图的数量就能使得效果变好,这一点在实验部分有说明。这篇论文在SSD的基础上并没有改变BackBone网络,即还是应用稍加修改的VGG16为BackBone。这篇论文的贡献是提出了新的特征融合方式来提升了SSD的效果,这一改进使得SSD可以充分利用特征,虽然速度稍慢于原始的SSD算法,但mAP却获得了较大的提升。

3. 介绍

传统的SSD算法通过不同层的特征来做检测,使得其对尺度变化有较好的鲁棒性,在速度和精度的Trade-Off上也做得比较好,但是SSD有2个明显的问题:

  • 在SSD中,不同层的特征图都是独立作为分类网络的输入,因此容易出现相同物体被不同大小的框同时检测出来的情况。
  • 对小目标的检测效果比较差,当然这也是大多数目标检测算法的通病了。

因此,这篇算法也主要从这两点出发来改进传统的SSD算法。首先,本文利用分类网络增加不同层之间的特征图联系,减少重复框的出现。然后,增加特征金字塔中特征图的个数,使得网络可以检测更多的小目标。下面的Figure5(a),(b)分别展示了SSD算法出现的上述2个问题,而Figure5(c),(d)分别展示了本文提出的R-SSD算法的改进效果图。

Figure5

4. Rainbow SSD核心原理

下面的Figure3展示了几种不同的特征融合方式。

几种不同的特征融合方式

我们来尝试解析一下这些图都表示什么?

  • Figure3(a):这表示使用pooling方式的特征图融合,我们可以看到(a)最左边的38\times 38的特征图将其做一个pooling之后和接下来那个19\times 19的特征图进行concate,获得了那个一个红加一个橙的特征图。后面同理。。
  • Figure3(b):这表示使用反卷积的方式进行特征融合,注意这里是从右边的1\times 1的紫色特征图往左做concate,因为反卷积是升维,所以从右至左。
  • Figure3(c):表示同时使用Pooling和反卷积做特征融合。 这个结构就是本文的Radinbow SSD的核心了,即同时从左至右(poolingconcate)和从右至左(deconvolutionconcate)。

可以看到Rainbow SSD里融合后的特征图色彩很像彩虹,这大概就是这个名字的由来了。另外一个关键点是在做concate之前都会对特征图做一个normalization操作,因为不同层的特征图的scale是不同的,本文中的normalization方式采用Batch Normalization。

由于Figure3中的特征融合方式比较特殊,这就导致融合后的每一层特征图的个数都是相同的,都为2816,因此可以共享部分参数,具体来说就是default boxes的参数共享

下面的Table1展示了和SSD算法中的default boxes的数量对比。

每一个分类网络(检测头)个数以及box的总个数

5. 实验结果

下面的Table3展示了不同的实验对比结果,同时Table2表示只在原始的SSD基础上增加不同特征层数量的I-SSD算法。通过Table3的实验结果可以看出虽然ISSD也获得了不错的效果,但是它的FPS却偏低。本文的Rainbow SSD效果和FPS都表现不错。R-FCN虽然效果不错,但是速度上不占优势。

实验结果

下面的Figure4展示了在VOC 2007 test上的PR曲线。

PR曲线,一般一个PR曲线包住另外一个说明这个模型更好

下面的Table4则展示了AP和mAP的详细对比。

相比于原始的SSD,本文的Rainbow SSD提点明显

下面的Table5展示了不同Scale的目标召回率的对比,可以看到Rainbow SSD对小目标检测的召回率提升更加明显。

Rainbow SSD对小目标检测的召回率提升更加明显

6. 总结

这篇论文提出了一种rainbow concatenation方式来组合特征,在增加不同层之间特征图关系的同时也增加了特征图的个数。这种融合方式不仅解决了传统SSD算法存在的重复框问题,同时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小目标的检测问题。

7. 参考


欢迎关注GiantPandaCV, 在这里你将看到独家的深度学习分享,坚持原创,每天分享我们学习到的新鲜知识。( • ̀ω•́ )✧

有对文章相关的问题,或者想要加入交流群,欢迎添加BBuf微信:

二维码


本文总阅读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