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1. 前言

PANet是CVPR 2018的一篇实例分割论文,作者来自港中文,北大,商汤和腾讯优图。论文全称为:Path Aggregation Network for Instance Segmentation ,即用于实例分割的路径聚合网络。PANet在Nask RCNN的基础上做了多处改进,充在COCO 2017实例分割比赛上夺冠,同时也是目标检测比赛的第二名。接下来就一起来看看吧。

2. 贡献

PANet整体上可以看做是对Mask-RCNN做了多个改进,充分的融合了特征,具体来说PANet的贡献可以总结为如下几点。 - FPN(这个已经有了,不算论文的贡献)。 - Bottom-Up Path Augmentation。 - Adaptive Feature Pooling。 - Fully-Connected Fusion

接下来我们把这几个贡献点讲清楚就OK。

3. PANet整体结构

为了更好的去讲解上面几个小点,先看一下PANet的整体结构,如论文的Figure1所示。

PANet 结构

可以看到PANet的结构的组成部分就是我们讲的FPN,Bottom-Up Path Augmentation,Adaptive Feature Pooling,Fully-Connected Fusion这四个小模块了,接下来我们详细讲解。

4. FPN

FPN是CVPR 2017的一篇论文,昨天已经讲过了这里就不多说了,讲解的推文地址如下:【CV中的特征金字塔】二,Feature Pyramid Network

5. Bottom-up Path Augmentation

Bottom-up Path Augemtation的提出主要是考虑到网络的浅层特征对于实例分割非常重要,不难想到浅层特征中包含大量边缘形状等特征,这对实例分割这种像素级别的分类任务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的。因此,为了保留更多的浅层特征,论文引入了Bottom-up Path Augemtation。我们从Figure1中可以看到,作者用红绿两个箭头来表示这个结构是如何起作用的?

红色的箭头表示在FPN中,因为要走自底向上的过程,浅层的特征传递到顶层需要经过几十个甚至上百个网络层,当然这取决于BackBone网络用的什么,因此经过这么多层传递之后,浅层的特征信息丢失就会比较严重。

绿色的箭头表作者添加了一个Bottom-up Path Augemtation结构,这个结构本身不到10层,这样浅层特征经过原始FPN中的横向连接到P2然后再从P2沿着Bottom-up Path Augemtation传递到顶层,经过的层数不到10层,能较好的保存浅层特征信息。注意,这里的N2和P2表示同一个特征图。 但N3,N4,N5和P3,P4,P5不一样,实际上N3,N4,N5是P3,P4,P5融合后的结果。

Bottom-up Path Augemtation的详细结构如Figure2所示,是一个常规的特征融合操作,这里展示的是N_i经过一个尺寸为3\times 3,步长为2的卷积之后,特征图尺寸减小为原来的一半然后和P_{i+1}这个特征图做add操作,得到的结果再经过一个卷积核尺寸为3\times 3stride=1的卷积层得到N_{i+1}

Bottom-up Path Augemtation详细结构

6. Adaptive Feature Pooling

这一结构做的仍然是特征融合。论文指出,在Faster-RCNN系列的标检测或分割算法中,RPN网络得到的ROI需要经过ROI Pooling或ROI Align提取ROI特征,这一步操作中每个ROI所基于的特征都是单层特征,FPN同样也是基于单层特征,因为检测头是分别接在每个尺度上的。比如ResNet网络中常用的res5的输出。

在引入Adaptive Feature Pooling作者做了Figure3这个实验,可以看到图中有4条不同的曲线,分别对应了FPN网络中的4个特征层,然后每一层都会经过RPN网络获得ROI,因此这4条曲线就对应了4个ROI集合。图像中的横坐标表示的是ROI集合提取的不同层特征的占比。例如蓝色曲线表示level1的特征层,应该是尺度最小的ROI的集合,这一类型的ROI所提取的特征仅有30%是来自level1特征层的特征,剩下的70%均来自level2,3,4。其他level的特征层同理,因此就有了作者的这个思考和改进,也就是说对每个ROI提取不同层的特征并做融合,这对于提升模型效果显然是有好处的。

Adaptive Feature Pooling 灵感

本文提出的Adaptive Feature Pooling则是将单层特征换成多层特征,即每个ROI需要和多层特征(论文中是4层)做ROI Align的操作,然后将得到的不同层的ROI特征融合在一起,这样每个ROI特征就融合了多层特征。

Adaptive Feature Pooling的详细结构如Figure6所示。

Adaptive Feature Pooling详细结构

RPN网络获得的每个ROI都要分别和N_2,N_3,N_4,N_5特征层做ROI Align操作,这样个ROI就提取到4个不同的特征图,然后将4个不同的特征图融合在一起就得到最终的特征,后续的分类和回归都是基于此最终的特征进行。

7. Fully-Connected Fusion

PANet最后一个贡献是提出了Fully-connected Fusion,这是对原有的分割支路(FCN)引入一个前景二分类的全连接支路,通过融合这两条支路的输出得到更加精确的分割结果。这个模块的具体实现如Figure4所示。

Fully-Connected Fusion模块

从图中可以看到这个结构主要是在原始的Mask支路(即带deconv那条支路)的基础上增加了下面那个支路做融合。增加的这个支路包含23\times 3的卷积层,然后接一个全连接层,再经过reshape操作得到维度和上面支路相同的前背景Mask,即是说下面这个支路做的就是前景和背景的二分类,输出维度类似于文中说的28\times 28\times 1。而上面的支路输出维度类似28\times 28\times K,其中K代表数据集目标类别数。最终,这两条支路的输出Mask做融合以获得更加精细的最终结果。

8. 跨卡训练BN

作者还提到PANet的训练使用了跨卡BN层计算,引入这个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在训练过程中BN层的计算会更稳定。因为BN层的计算依赖batch_size的设置,设置得过小会导致BN层的参数不稳定,但Two-Stage的目标检测算法搭配caffe框架,其batch_size会非常小,因此跨卡BN是必须的。

9. 实验结果

下面的Table1展示了PANet和Mask-RCNN,COCO 2016的冠军 FCIS算法的分割效果对比。

PANet的精度最高

下面的Table2则展示了和Mask RCNN、FCIS、RentinaNet算法在COCO数据集上的检测效果对比,可以看到。精度提升是很大的。

PANet在检测上也效果拔群

Tabel3则展示了这篇论文的消融实验,即文章提出的创新点带来的精度提升,其中RBL是这篇文章的BaseLine,也就是带FPN的Mask-RCNN。

消融实验

而Table6和Table7也值得关注,因为这里透漏了在实例分割中的一些涨点方法:

  • Deformable Convolution(DCN)可变性卷积,这天生就适合分割任务吧?
  • Testing tricks,提了2.5个mAP,主要包括Multi-Scale Tesing,这个比较耗时,但是效果一般都不差。
  • Horizontal Flip Tesing,不了解。
  • larger model 更深更宽的网络一般精度更好。
  • ensemble 模型融合,融合多个了ResNeXt-101、ResNet-269、SE-ResNeXt-101等网络的结果。

冠军Tricks

10. 附录

11. 推荐阅读


欢迎关注GiantPandaCV, 在这里你将看到独家的深度学习分享,坚持原创,每天分享我们学习到的新鲜知识。( • ̀ω•́ )✧

有对文章相关的问题,或者想要加入交流群,欢迎添加BBuf微信:

二维码


本文总阅读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