跳转至

Rethinking and Improving the Robustness of Image Style Transfer

图像风格化鲁棒性的再思考和提升

Paper Link:https://link.zhihu.com/?target=https%3A//openaccess.thecvf.com/content/CVPR2021/supplemental/Wang_Rethinking_and_Improving_CVPR_2021_supplemental.pdf

Paper Author: Pei Wang;Yijun Li;Nuno Vasconcelos

知乎/github:Owen718

总结写在前面

我们知道风格迁移模型中常用预训练VGG模型作为风格迁移损失的提取器,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是VGG?VGG已经很“老”了,和今天大量的新backbone,如我们常用的ResNet相比,VGG实在不算出众。但大量的实验证明,VGG在风格迁移任务上表现的非常出色,并且,随机权重的VGG,也可以有着不错的迁移效果。关于随机权重VGG应用于风格迁移任务,已经有人研究过了。我们反观更热门的ResNet,其效果对比图如下图所示(p-表示预训练,r-表示随机权重),ResNet的效果非常的差。

风格迁移效果对比图,图片来自论文

知乎上也有曾探讨这个问题的帖子,但并没有提到问题的本质,大多是猜测和推理。这篇CVPR21 Oral的论文则深入探究了这一问题,并给出了问题的答案和一个简单而有效的解决方案:

  • 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:Residual Connections
  • 许多残差连接导致的结果:残差连接将生成小熵的特征图(“produce feature maps of small entropy”)。

  • 解决方案:通过基于Softmax的平滑变换,去平滑所有激活,从而避免低熵的峰值激活。

以下具体解读论文的重点部分内容。

为什么残差连接反而引起了迁移任务上性能的退化?

统计对比实验的结果图,图片来自论文

作者做了一系列针对特定层特征的统计对比实验,如图中所示。图中的层就是用来计算Content lossStyle loss的那些层,其中的ResNet就是普通标准配置的ResNet,NoResNet是不带残差连接的ResNet,pseudo-VGG是作者改造的、层数更深的VGG,pseudo-ResVGG是带残差的、更深的VGG,带星号的,则是使用了作者提出的Stylization With Activation smoothinG(SWAG)技术。我们可以总结出以下几点原因:

  • Peaky maximum:图(a)中可以看到,图中带残差连接的模型,随着网络层数的加深,maximum值也在不断加大,而反观不带残差的普通VGG等,其值不断减小。
  • Small entropy:图(b)中可以看到,不使用SWAG的话,带残差的模型,随着网络层数的加深,熵值急剧减小。
  • 对Gram maxima和Gram entropy而言,也有类似的结论。可参考图c和d。 针对这一现象,作者给出了两种可能的解释。

两种可能的解释

L2 loss的离群值敏感性

让我们回顾一下Style loss:

\mathcal{L}_{\text {style }}\left(\mathbf{x}_{0}^{s}, \mathbf{x}\right)=\sum_{l=1}^{L} \frac{w_{l}}{4 D_{l}^{2} M_{l}^{2}}\left\|G^{l}\left(F^{l}(\mathbf{x})\right)-G^{l}\left(F^{l}\left(\mathbf{x}_{0}^{s}\right)\right)\right\|_{2}^{2}

可以看到,使用了L2 loss,L2损失有一个特点,即其对离群值有着敏感性。当导出的Gram矩阵为"峰值"(低熵)时,优化将集中于那些峰值上,而较少关注那些其余的值,也就是说,Gram矩阵峰值确定了通道维度上高度相关的强激活位置,因此导致了对一些风格样式过度优化(overfit),却忽略了其余大部分的风格样式。带残差的model无法捕获纹理和风格感知所需的远距离相关特征。

知识蒸馏角度理解——成对的高熵更易学习

让我们将风格迁移这一优化过程看成是一种知识提炼的过程:

\mathcal{L}_{\text {style }}\left(\mathbf{x}_{0}^{s}, \mathbf{x}\right)=\sum_{l=1}^{L} \frac{w_{l}}{4 D_{l}^{2} M_{l}^{2}}\left\|G^{l}\left(F^{l}(\mathbf{x})\right)-G^{l}\left(F^{l}\left(\mathbf{x}_{0}^{s}\right)\right)\right\|_{2}^{2}

L_{style}中的G^l(F(^l(x)))可以看作是学生网络,G^l(F(^l(x_0^s)))可以看作是教师网络。

如果接触过蒸馏的话,应该会知道,Soft features相比于Hard features更易被优化。这是因为高熵的教师模型,其输出分布在训练期间产生的梯度变化更小,自然就更易于学习。同样的道理,既然我们已经知道了带残差的model,输出的features,熵是小的,那么我们就可以使用类似于蒸馏中的Softmax方法去“软化”特征。也就是后面即将提到的,作者提出的SWAG技术,其实就是让训练期间的梯度变化更小、更易学习。

那么,为什么残差连接会导致 Peaky maximum?

让我们看一下paper中给出的结构图:

带残差的结构示意图,图片来自原论文

首先,上一级的输出是经过ReLU的,是恒正的输出,而BN后的残差连接,将使得maximum的feature部分更“Peaky”ReLU恒正,这也导致最小值很可能永远是0,或逼近0,而最大值却不断在变大,而BN并不能有效的降低当前features中的那些maximum,maximum一级一级越来越大,也就导致maximum越来越Peaky了。

Stylization With Activation smoothinG(SWAG)

解决方案其实也非常简单,前文其实已经说过了。作者提出使用基于Softmax的平滑变换来平滑所有激活,从而避免熵的峰值激活即可:

\sigma\left(F_{i k}^{l}(\mathbf{x})\right)=\frac{e^{F_{i k}^{l}(\mathbf{x})}}{\sum_{m, n} e^{F_{m n}^{l}(\mathbf{x})}}

我们来看一下使用SWAG后的两个损失函数:

\mathcal{L}_{\text {content }}\left(\mathbf{x}_{0}^{c}, \mathbf{x}\right)=\frac{1}{2}\left\|\sigma\left(F^{l}(\mathbf{x})\right)-\sigma\left(F^{l}\left(\mathbf{x}_{0}^{c}\right)\right)\right\|_{2}^{2}
\begin{aligned} \mathcal{L}_{\text {style }}\left(\mathbf{x}_{0}^{s}, \mathbf{x}\right)=& \sum_{l}^{L} \frac{w_{l}}{4 D_{l}^{2} M_{l}^{2}} \| G^{l}\left(\sigma\left(F^{l}(\mathbf{x})\right)\right) \\ &-G^{l}\left(\sigma\left(F^{l}\left(\mathbf{x}_{0}^{s}\right)\right) \|_{2}^{2}\right. \end{aligned}

作者在paper中还有一些效果对比图,挺有意思,大家可以去看一看。

总结

这篇Paper其实挺好理解的,给出的解决方案也非常简单,但作者对于实验现象的逐步归纳和分析与扎实的领域功底,非常值得学习,也消除了我之前的一些困惑。


本文总阅读量